在英國的最後一兩天天氣都沒有很好,
	天空陰陰的,但是正中午還是很熱。
	從地鐵站出來就會看到大笨鐘,我沒想到大笨鐘離地鐵站這麼近,
	出來看到的時候還想說,「哇~英國怎麼這麼多鐘塔啊」
	後來走遠一點發現那就是Big Ben就覺得自己很白癡。
	出來之後往右邊走就會看到一個有很多雕像的廣場。
	首先會碰到的就是丘吉爾的雕像,很多人都在跟他拍照。
	面對丘吉爾往左邊看,就可以看到西敏寺了。
	 
	
	在倫敦的最後一天一早來到西敏寺。
	事前查到的資料是要先在外面買好票再排隊進去,
	但是我到的時候似乎不是這樣。
	長長的人龍就是要買票進場的,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先排隊。
	 
	左手邊就是St.Margaret's Church,
	但是他正在整修所以就沒特別拍她了。
	 
	
		西敏寺其實是經過不同的英國國王建成的。
	
		從懺悔者愛德華、亨利三世、理查七世等等慢慢加建,才變成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西敏寺。
	
		 
 
	 
	
	
		我大概就是從這裡開始排隊的,從這個地方到門口大概還有100多公尺,大約要排40分鐘左右。
	
		但是隊伍一直都有在移動,所以並不會覺得等很久。
	
		 
 
	
	因為裡面不能拍照所以外面只好多拍幾張了~
	 
	我大約在11:30分進到西敏寺,
	西暪似有提供語音導覽,買完票之後跟著動線走他就會發給你了。
	 
	一開始進去會看到很多雕像,每一座雕像都是紀念埋葬在那裡的那個人。
	走到最底要回轉的地方會看到無名者的紀念碑,
	是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犧牲的勇士。
	迴轉過後來到本堂,在中間的們的左手邊就可以看到牛頓的墓,就是在達文西密碼裡面出現的那個。
	 
	過了牛頓的木之後會來到唱詩班區域,左右兩邊都是唱詩班的座位。
	而正對著的,就是加冕的地方。
	雖然看起來很不起眼,但是地板非常珍貴,所以一般時候都鋪著地毯來保護他。
	 
	加冕用的座椅更是另一個必看,
	雖然平常的時候是放在靠近出口的展示櫃裡。
	加冕的座椅從1308年開始就一直使用到現在,伊麗莎白二世的加冕禮也是用那個座椅的,
	感覺非常的奇妙,
	想想,一張椅子從700年前到現在都是同一個作用,而且這700年間的英國國王、王后都坐過他,
	那是多麼奇妙的一個感覺。
	 
	看完唱詩班區域跟加冕禮舉行的地方之後,就會來到一連串小小的廳室。
	這些廳室每一個都有不同的風格,語音導覽也會一一介紹。
	 
	而就在這些廳室的對面,也就是剛剛加冕的地方的後面,就是懺悔者愛德華的墓。
	但是因為那個地方太過老舊,所以觀光客並不能上去參觀。
	 
	走到教堂的最東邊是亨利七世建造的Lady's Chapel,
	在這個Chapel的左右兩邊分別是瑪麗王后以及伊麗莎白一世埋葬的地方。
	 
	過了這些地方就開始往出口方向走了,
	最後比較著名的就是詩人角。
	埋葬在這裡的都是詩人,有些雖然沒有埋葬在這裡,但是有做了紀念碑,例如莎士比亞。
	 
	參觀完詩人角就要把語音導覽還回去了,
	這時候可以到外面的的迴廊走一圈,
	這裡就可以拍照了。
	迴廊的中間有一塊草皮,回房旁還有一間中古世紀留下來的Chapter House。
	
	這裡的地板都鋪上地毯,原因是地板上都是珍貴的中古世紀地磚,
	只有靠近中間那跟柱子的地方有留一些給大家看,所以才有低的圍欄圍起來。
	 
	在外面繞的一圈之後,就回到西敏寺內部,
	要出去的時候會看到加冕王座。
	其實她真的很素,原因是上面的雕刻都已經磨損。
	 
	西敏寺每個整點都會有禱告,這時候很多人會暫停動作一起禱告。
	但是大多數的觀光客還是繼續聽導覽啦~
	另外12:30會有聖餐禮,就像耶穌跟他的門徒一樣。
	這個大概就是教堂每天會有的固定活動。
	 
	西敏寺大概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,
	參觀完西敏寺之後就要去看國會大廈西敏宮跟大笨鐘。
	
		
	
		這是一出西敏寺拍的。
	
		 
	
		拍完這一邊,往泰晤士河方向走會有一座橋,可以在橋上面拍。
 
	
	就會是這樣的感覺,只是也有一部分在施工。
	 
	而河的另一邊就是倫敦眼。
	
	這一次去並沒有去乘坐倫敦眼,
	因為聽說排隊會花很多時間,而且進去之後一下就膩了,
	所以為了省時間,就沒有去坐了。
	 
	以上就是參觀西敏寺跟大笨鐘的心得~
	 
	【景點資訊-西敏寺】
	地鐵:Westminster Station